媒体报道

证券时报:建新股份董事长朱守琛:打造化工细分领域“小巨人”

  企业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的竞争,建新股份现在集聚了大量的行业高端人才,储备了多项科技专利和科技发明,我们的高端人才和科技创新是公司最宝贵的资源和支撑,也将为建新股份中长远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。
证券时报记者 李树超
  “企业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的竞争,建新股份现在集聚了大量的行业高端人才,储备了多项科技专利和科技发明,我们的高端人才和科技创新是公司最宝贵的资源和支撑,也将为建新股份中长远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。”
  不断提高的环保标准正在成为建新股份的竞争壁垒,科技创新让高耗能化工企业华丽转身成细分领域“小巨人”,谈及公司发展的核心动力,建新股份董事长朱守琛作出上述表示。
  大量投入环保研发
  实现“绿色生产”

  自党的十八大报告将“生态文明建设”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“五位一体”总体布局以来,国家环保政策密集出台,环保督查不断加码,而建新股份所属的苯系中间体生产行业属于典型的高能耗、高污染行业,废水量大且难以处理,环保能力就成为制约企业产能的关键指标,甚至上升为化工企业的生存基础和核心竞争力。
  针对环保政策不断收紧对公司业务的影响,朱守琛表示,建新股份历来重视环保工作,在环保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研发投入,目前已经创造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环保技术,通过规模治理和分项治理,不仅提高了环保治理的标准,还降低了环境治理成本,昔日制约企业产能发展的“枷锁”,现在已经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。
  朱守琛分析,一方面,由于部分同类型中小企业环保投入少,排放不达标,正在逐渐退出市场,国家严格的环保政策让更加重视环保的建新股份获得政策红利,享受到更好的产业拓展机遇;另一方面,建新股份生产基地位于国家级产业园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,该区域环保容量大,叠加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,将为公司带来重大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。
  朱守琛深情地说,“做企业就是要为社会、为国家、为人类造福,环保既是国家政策要求,又关系子孙后代福祉,是我们做企业的份内职责,我们必须履行社会责任,勤勉工作,多提供就业机会和向国家纳税,为国家和股东多做贡献。”
  据了解,建新股份近年来在环保领域持续投入大量资金,早在2009年环保投入累计超过3000万元,2018年环保投入达5000多万元,近年来已经对环保设施累计进行了3次工艺改造。经过多年研发,建新股份成功开发废水系统化处理设施并申请了发明专利,使80%的工业废水实现了资源化再利用,实现了绿色生产,并确保未来发展的环保领先优势。
  重视科技和人才
  做化工细分领域“小巨人”

  资料显示,建新股份产品涵盖染料中间体、纤维中间体和医药中间体三个系列,目前已形成了以“间氨基”产品为母核,向下延伸生产2,5酸、间羟基、间氨基苯酚“一链三体”的业务格局。苯胺-2,5-双磺酸单钠盐、间氨基苯磺酸、间羟基-N,N-二乙基苯胺是产品标准的制定者。公司生产的航空复合材料,如预浸料中的固化剂(3,3'-二氨基二苯砜和4,4'-二氨基二苯砜)和增韧剂获得波音和空客认可,持续供货达6年。
  作为化工细分领域的“小巨人”,建新股份在细分领域的全球龙头地位离不开对科技创新的重视。在朱守琛看来,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,建新股份成立以来吸引了大量的高端人才,始终把吸引人才、培养人才放在首要地位。比如公司通过体制、机制、管理等各个方面为科技人才创造良好发展环境;从股权、期权、薪酬、住房等多方面对科技人才给予资源倾斜和支持等。
  在完善内部激励机制,调动研发团队的积极性、创造性的同时,建新股份还加强与外部高校、科研机构的委托研发合作,目前已与清华大学、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等外部机构建立了“产、学、研”的合作关系,进一步充实了公司科技研发实力。
  对高端人才和科技创新的重视,催生了一大批科技成果。
  目前,建新股份已经拥有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15项,并拥有35项专有技术。2018年,公司副总经理朱秀全参与完成的“取代芳胺系列产品绿色催化合成关键技术与工业应用”项目荣获“2018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”,该技术在间氨基苯磺酸连续催化加氢工艺的应用,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,降低了生产成本,实现了“固废”零排放。
  优化业务结构
  为公司积蓄新动力

  从2019年财报看,建新股份一季度营业总收入为2.94亿元,同比增长7.4%,归母净利润是1.09亿元,同比下滑4.66%,经历过2018年度的高速增长后,建新股份的业绩增长呈现疲态。
  针对这种现象,朱守琛分析,首先,随着国家环保标准的提高,公司去年加大了环保投入,目前环保安全性、智能化都在快速提升,更加适应环保高标准要求;其次,当前世界经济在深入调整,国内经济也在转型升级,这都对公司业务和产品产生一定影响,